谁能想到,在这个连星巴克都不愿意入驻的小县城,一家50平米的烘焙店居然能月入好几万?店主小王之前在大城市当白领,每天挤地铁加班到深夜,现在回到老家做蛋糕,反而赚得比原来多得多。开业第一天就卖了800多块钱,第七天直接突破3000元,现在每天光是外卖订单就能装满两个保温箱。更让人眼红的是,他只用两个月就回本了,两年时间不仅全款买了车,还在县城最好的小区付了首付。
这家店的成功可不是靠运气,50平米的空间被小王规划得明明白白。前半截是展示区,摆着当天现烤的面包和甜品;后半截是操作间,两台商用烤箱从早到晚就没停过。最聪明的是他把产品定位在"县城轻奢"——比街边面包房贵一点,但比市里的网红店便宜不少。附近学校的老师、医院的护士、银行的职员都成了常客,她们愿意多花5块钱买一个用料更好的欧包,周末还会订个蛋糕犒劳自己。小王算过账,只要每天能卖30个面包加5个蛋糕,这店就不会亏钱,而现在他每天能卖出去100多个。
但别以为开烘焙店就是躺着赚钱,小王现在每天凌晨4点就得起床和面,夏天操作间温度能到40度,手上被烫出水泡是常事。最头疼的是请人难——县城里会做西点的师傅太少,好不容易培养一个,干半年可能就被市里的店挖走了。还有那些看不见的成本:奶油涨价了、电力公司检修要停电半天、外卖平台突然提高抽成......每个月的利润其实都是跟这些问题斗智斗勇省出来的。最近他正在琢磨要不要上架麻辣小龙虾味的贝果,毕竟县城年轻人的口味,可比大城市难捉摸多了。
想知道这个90后小伙怎么用6万块启动资金撬动年入30万的生意?下个月他准备尝试一个疯狂的新玩法:把后厨变成直播间,让顾客看着蛋糕从原料变成成品。有人说这肯定要赔钱,也有人说这会是县城烘焙业的革命。要我说啊,光是他试验新品时那些匪夷所思的搭配——老干妈肉松小贝、白酒提拉米苏——就值得你点个关注等着看后续。毕竟在这个奶茶店都开不过半年的小县城,能活下来还越活越好的店,肚子里肯定藏着你不懂的生意经。